泊頭市匯文學校分享小學校園室內空間的趣味性及兒童心理與生理尺度
(一)、小學校園室內空間的趣味性
兒童在小學校園中學習知識,學習與他人一起生活交往,兒童的成長深受小學校園空間環境的影響。所以,具有趣味、富于變化的小學校園空間設計對于兒童來說就十分重要。小學校園空間的設計又分為室內空間和室外空間,應從室內和室外兩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
小學校園室內空間包含了學習區、生活區、活動區。室內空間是兒童在學校里停留時間較長的場所,兒童在這里學習、游戲、交誼等;老師會在這里教學、研究、辦理行政事務。因此,校園空間只作為教學空間滿足兒童上課的需求是遠遠不夠的。
那就需要在有限的空間中營造趣味性,根據兒童年齡的差異設計適宜兒童健康個性發展的室內空間,同時要讓兒童的潛能得到發展,讓兒童可以自由自在的在這里生活和學習。
(二)、兒童心理與生理尺度
在小學校園設計中,尺度是以兒童生理和心理為標準,衡量兒童與校園空間的關系。可是現今,小學校園設計的設計者都是大人,所以小學校園空間的設計都是基于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進行研究,指導設計適宜大人的小學校園空間物質環境及相應的配套設施,從而忽視了應以兒童的生理、心理空間感受為依據去進行校園空間的設計。所以,校園空間設計只有站在兒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才能創造出符合他們心理、生理需求的空間環境。
(1)生理尺度
兒童生理尺度是校園空間設計的依據,其主要指兒童自身生理發育的尺寸與校園空間環境尺寸之間的關系。然而小學兒童生理發育處于較旺盛的階段,每個年齡段的兒童身高和體重都發生了變化,掌握兒童的生理尺寸對小學校園空間設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兒童的生理尺度主要是考慮兒童的身高、體重、坐高、肩寬和盆骨寬等之間的關系。
(2)心理尺度
兒童心理尺度是指兒童內心對校園環境的認可度,研究兒童心理尺度是建立在兒童生理尺度認識基礎之上的,這里對人性交往的四種距離做了詳細的闡述。了解兒童交往中所需的自我空間及適當的交往距離成為小學空間設計中的參考依據,從而創造出兒童需要的空間環境。